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简介


(2011年07月16日修订)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hinese Process Control Conference , 简称CPCC) 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下设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负责主办,各承办单位承办。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主办权归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会议具体工作由承办单位负责。每届过程控制会议的IPC委员会的主席应由承办单位申办时就提出初步名单。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于1987年,由浙江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发起,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后,在浙江奉化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过程控制会 议,到2010年已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呼和浩特、沈阳等地召开过21届,与会人数在100-400人之间,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工厂、企业在内的教授、高工、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二十三年的努力,中 国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对我国过程控制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受到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厂 企业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发改委、工业与信息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等国家有关部门 和大型企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旨在为过程控制领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技术切磋的场所,并有目的地组织高水平的大会报告、内容新颖的专题报告、热点问题的研讨会、以及大家感兴趣的专题讲座,甚至可以应邀组织讨论班、讲座班,力求会议能反映当前本领域的新趋势、新思想、新方向、新技术、新成果等。另外,还有与会代表分组宣读论文,或者通过张贴讨论(poster presentation),等等多样的会议形式,以创造参与者可以在会上自由讨论交流的活跃氛围。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特别注意与国外学者的交流和互访,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与会,或做大会报告和专题发言。不 仅加强了国内学者、科技工作者等之间的交流,而且也积极与国外同行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为了更好地建立与国内外学者的紧密联系,还与国内外同行或相近的专业 会议进行联合,组织和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合会议,以扩大学术交流的范围,增进各学科间的交叉,提高会议学术水平。同时,还注意加强了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 著名企业、公司进行接触和交流,以扩大眼见,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工业实践中的先进技术和思想。

1994上海交通大学为缅怀已故张钟俊院士对推动我国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设立了《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到 2010年已经颁发过15次奖,在过程控制界影响深远,对本领域青年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攀登科技新高峰和研发自主创新成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22届过程 控制会议开始,将在《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中分设“理论奖”与“技术奖”。为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参加本会,从22届过程控制会议起,本专业委员会决定再增 设《学生优秀论文奖》。考虑到过程控制会议的发展与兴旺,我们将根据情况逐步增设其它奖项,例如最佳技术奖,最佳应用奖,最佳poster论文奖等。所有 奖项的评审均由顾问小组与承办单位的会前联合会提出候选人名单,最后由相应奖项的评奖委员会做出终审。

承办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单位的职责及申请程序


(2011年07月16日修订)

中国过程控制控制会议(CPCC)为每年一次的学术交流与研讨的会议,会议在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领导下由承办单位负责组织。

一、承办会议单位的职责与任务

1、承办单位在申请承办中国过程控制年会时应同时提出承办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组成以及确定开会的大致日期;
2、选择承办会议的会址、会场;
3、确定承办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时收录论文可供发表的刊物、会议论文集等有关事项;
4、通过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网站发出本年度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的征文通知,并定时发布有关过程控制会议的信息,供同行们查询,并及时回答有关会议的各种问题;
5、承担单位要在会议召开前一年开始制定会议流程和形式,以及拟定的大会报告、专题报告、专题讲座、研讨会等等邀请人、主持人名单,并与顾问小组共同商定,并限定时间分工落实,提交专业委员会审批;
6、联系安排与会代表的住宿、伙食及交通,并为会议代表提供明确的住房标准,在收到回执后预定住房,争取为代表预定返程机票或火车票; 
7、配合程序委员会制作程序册,提供会场及程序册中所需的当地相关信息; 
8、配置会议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并有专人负责,保证会议使用设备的正常运作; 
9、会议中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做好代表注册、大会会场服务和分会会场服务等各项工作;
10、在会议结束后,及时写出会议的纪要,上交过程控制委员会秘书处,经过程控制委员会主任审核后转交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处。 

二、承办会议的经费支配与使用办法

1、会议费的15%由专业委员会支配,85%由承办单位使用;
2、版面费交由出版方;会议论文集版面费可由承担单位用于会议论文集、程序册的编辑出版及会议筹备工作;
3、承办单位可争取相关资助,所获资助由承办单位使用;
4、会议费及版面费的标准如需变更,应由专业委员会与承办单位协商;
5、大会报告人及特邀代表的会议费、当地食宿由承办方负责。其他有关事项均由专业委员会与承办单位协商解决。 

三、申请承担会议单位的程序     

申请资格:国内具有相关专业及足够财经实力和承办会议能力的高校院所、企业、工厂均可申请。  
申请时间:申请单位要在会期两年前的CPCC会议前向专业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简述本单位承办会议的设想及优势。在会期两年前的CPCC会议期间举行的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会议上讨论并确定第三年的承办单位。  


申办中国过程控制年会

承办  年第    届中国控制会议  申  请  书

申请单位: 
申 请 人: 
联 系 人: 
单位负责人: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手    机: 
传    真: 
电子邮件: 

                             年   月   日

申请书内容提纲     

一、 承办条件(承办单位情况、地域优势、财政支持)    
二、 会议时间和地点(包括举办城市、会场、住宿、交通情况介绍)    
三、 承办单位举办会议的经验和优势    
四、 承办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组成以及确定开会的大致日期
五、 关于呈办会议的一些设想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顾问工作小组工作细则

(2011年07月16日修订)


一、 顾问小组的性质

顾问小组是在新形势下诞生的,目的是在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领导下,协助有关单位举办各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考虑到专业委员会委员们工作负担很重,顾问小组将主要由部分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组成,主要起顾问和联络的作用,帮助承办单位组织好大会报告、专题讨论会及审稿等学术问题,以协助承办方办好会议。

二、 顾问工作小组的任务

1、 根据时代的发展与要求,经专业委员会委托,讨论制定或修改中国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草案,使之与时俱进,经专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执行。

2、 在讨论与总结各届过程控制会议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下届会议的改进措施。

3、 在专业委员会领导下,与承办单位密切合作,共同确定会议流程和形式,大会报告、专题报告人选,以及专题讨论会、会前研讨会等其它形式会议的主题、组织和人员构成等等,并分别加以落实。

4、 协助承办单位组织审阅论文,确定论文的录用以及推荐给各种期刊的论文。同时商讨评定各类奖项的候选人名单,供各评奖小组评审。

5、 督促承办单位在每年的四月向专业委员会汇报会议准备情况,并提交大会报告、专题报告会及其他形式会议的报告人选、主持单位等,等候专业委员会的批复。

6、 会后与承办单位对本届会议进行总结,提出下届会议的建议。

7、 为增加本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氛围,吸引和扩大参与人员,研讨增加其它形式学术活动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 顾问小组组成及经费

1、 顾问工作小组应由退休老委员和年轻委员组成。
  
       提议由下列人员组成:

      邵惠鹤、金以慧、俞金寿、任德祥、朱学峰、杨慧中、王宏、王伟、桂卫华、
      李平(浙大)、李少远、陈虹、卢建刚、姜丽华

      秘书:杨慧中

2、 顾问工作小组中已退休的委员因已无项目经费,因此,参加CPCC等会议,承办单位应免收会议注册费和食宿费,交通费设法由专委会解决(或改为“交通费另行规定”);

《大会报告》实施细则


大会报告是过程控制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就本领域或学科交叉方面前沿性的内容,在会议上发表综述报告或专项报告。大会报告对于组织一个会议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吸引会议参与者的重要标志之一。

1、 大会报告的目标

大会报告是过程控制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报告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就本领域或学科交叉方面的新趋势、新方向、新成就,以及重大工程应用等在会议上发表综述报告或专项报告。一般应该涉及前沿性的内容,以使与会者能够了解本学科前沿、开拓思路。另外,为了加强与我国工业实际的联系,为国民经济的腾飞服务,每届会议尽可能组织1个具有重大工程应用背景的大会报告。

2、 大会报告与专题报告的区别

大会报告对于组织一个会议来说具有标志性作用,是吸引会议参与者的重要内容之一。大会报告与专题报告不同,专题报告则应该是,就某一新颖的专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邀请与会者共同来讨论,这种被告人和与会者互动的形式应该是专题报告的特色。

3、 大会报告的遴选标准

1) 国内外与过程控制相关的院士或有影响的杰出学者、专家,他们的研究工作或涉及新的过程控制领域,或处于本学科学术前沿,或在工程领域有广泛而成功的应用。
2) 在近3年的过程控制会上未作过大会报告的专家、学者。

4、 大会报告的确定程序

1)承办单位在了解和掌握本年度过程控制领域内的国内外重要动向的基础上,提出大会报告的初步方向和人选;
2) 秘书处邀请过程控制专业会委员推荐下次大会报告人选,并填写大会报告推荐表格,给出推荐人选简介和推荐理由,交由秘书组汇总;
3) 在举办会议前一年的11月左右举办有顾问组参加的程序委员会准备会议,由承办单位和秘书处提出大会报告初选名单供会议讨论,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和备选的大会报告人;
4) 通过秘书处,采取分工负责的方式与国内外选中专家、学者进行接触,通过反复协商、逐步加以落实。
5) 本届会议的大会报告最终落实情况应于会议召开半年前公诸于过程控制年会的网站上,以提前告知并吸引广大的会议参与者。

5、 大会报告人的待遇问题

按照惯例,一般会议承办方要向大会报告者提供来回路费、食宿和讲课费。尤其是国外专家,来回机票等至少要2-3万/人。为减轻办会负担,建议:

1) 参加会议的路费及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处理
国外专家最好能结合其他单位共同邀请方式,大会承办方只承担国内来回参加会议的路费和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
作大会报告的国内政府工作人员提供路费及会议期间的食宿费;
作大会报告的国内专家不提供路费,仅提供会议期间的食宿费;
作专题报告的专家不提供路费和会议期间的食宿费;

2) 讲课费

作大会报告的外国专家讲课费人民币3000-4000元/人;
作大会报告的国内专家(包括国外的华人专家)讲课费为人民币2000元/人;
作专题报告的专家讲课费人民币1000元/人。

《专题研讨会》实施细则


(2011年5月16日修订)

《专题研讨会》在会议期间同时举行。专题研讨会是围绕某一主题,邀请有关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演讲并与听众展开互动交流,讨论的小型研讨会。专题研讨会为与会代表、特别是年轻学者提供了一个与知名学者互动和交流的平台,也为该主题的深入研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 专题报告与大会报告不同,专题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就目前过程控制中某一内容新颖、热门的专题进行深入的论述和研讨(突出互动性)。

2、 每届可选1-2个专题研讨会。

3、 由每届承办单位与过程控制会议顾问工作小组(最后的正式名字?)提前4-6个月共同确定主题,并推荐主题负责人并上报给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审批。每个主题的负责人拟为2人,一人为主题研讨会主席,另一个为副主席;

4、 每个主题负责人负责和组织该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其职责如下:
围绕该主题邀请国内外有关的专家、学者(一般为2位)作专题演讲;
通过每届的过程控制网站发布《专题研讨会》主题以及邀请专家的发言题目,同时也征集有兴趣的代表(特别是企业界的代表)投稿并优先做简短发言;
整理和落实有关资料,提供给承办单位,由承办单位在会上分发;
主持该主题的专题研讨会;

5、 每个主题负责人应将上述计划在会议举行前3个月提交给本届承办单位与过程控制会议顾问工作小组共同商定后实施;

6、 《专题研讨会》在会议期间的时间安排要尽量与分组报告会错开。

《会议张贴论文》(poster presentation)细则


(2010年12月21日制订)

1.Poster是国际专业会议的一种论文展示与宣读(Presentation)的方式。它以简洁,扼要的形式向参会人员介绍论文作者的研究成果,使人能以较短的时间了解作者论文的概要;
2.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对会议录取的论文采用分组报告和张贴论文两种形式。从2011年第22届中国控制会议开始,将设立Poster投稿与展示方式;
3.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在组织审稿时,有权根据论文的实际情况录用为Poster形式并通知论文作者;
4.向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投稿时,作者也可以注明该稿件希望会议以Poster形式录用;
5.每次会议将设立一个Poster展示区,所有的Poster论文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该区进行展示,在Poster展示期间,论文的作者必须站在自己Poster的旁边以便与其他人进行讨论与交流;
6.为了使Poster的格式更加统一,会议将提供Poster的模板。该模板将尽量按照通常国际会议的规范进行设计,并希望已录用的Poster论文作者按照模板进行设计与制作;
7.为了鼓励以Poster形式投稿,每届中国控制会议将设立Poster论文奖;
8.Poster论文的参考模板见附件。

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于8月6日在南京双门楼宾馆召开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和5控制工程6编辑部协办面向全国的学术性大会) ) ) 第22 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于2011 年8 月6~ 7日在南京双门楼宾馆隆重开幕, 来自于全国过程控制领域400 余名海内外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得到了各界领导、嘉宾及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 得到了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的高度赞赏。

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合影

与历届会议相比, 本次大会的规模之大、参会人数之多是历届之最, 其中包括国内过程控制领域的4 位院士以及众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其宗旨是为海内外过程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该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以推动我国过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本次会议共收到有效投稿论文567 篇, 经第22 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程序委员会组织84 名专家评审, 评选出350 篇论文并推荐发表在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6、5化工学报6、5浙江大学学报6、5控制理论与应用6、5电力系统自动化6、5南京理工大学学报6正/ 增刊、5东南大学学报6增刊、5吉林大学学报6增刊、5控制工程6、5计算机与应用化学6、5自动化仪表6及5南京工业大学学报6等12 份学术期刊上。同时, 会议录用了有关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题教学论文37 篇, 分别发表在5化工高等教育6、5电气电子教学学报6和5实验室研究与探索6增刊上。

与历届会议相比, 本届会议在内容形式和论文评奖等方面独具特色。在为期2 天的会议中, 通过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分组报告和优秀论文评选报告等多种形式, 总结了过程控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问题, 以及新成果的实际推广。本次大会就/ 十二五0工业与科技发展中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了研讨, 主要包括生产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电力系统安全与防御、低碳经济与绿色制造、控制系统安全与对策、系统多源干扰抵抗控制方法等5 个议题, 特邀了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薛禹胜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欧阳平凯院士、浙江大学褚健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作了精彩大会报告。大会报告与工业生产制造、电力系统以及低碳经济制造等实际工业应用相结合, 分别介绍了全流程一体化控制新方法、工业系统的安全与防御方法以及绿色生物制造与控制方法等, 从工程、技术、理论和学科前沿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过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将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本次大会的亮点还在于围绕自动化领域的高校本科生培养问题, 首次开展了/ 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0以及围绕/ 节能减排与控制技术0的节能专题研讨会。/ 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0专题研讨会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造力与领导能力的培养, 强调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邀请了5 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北大学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的自动化领域高校教育工作者, 对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条件等议题与参会代表展开了讨论;在节能减排与控制技术0专题研讨会上, 来自三菱公司、扬子石化公司、宝钢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企业与高校的6 位杰出专家和学者作了主题发言, 并与青年学者、高校研究生共同探讨了节能减排和过程控制技术科学的发展与前沿, 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与知名学者互动和交流的平台, 使青年学者、高校研究生在选题研究、论文撰写、项目申请等方面受益匪浅。

在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顾问小组的精心指导和协助下, 本届会议修订了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的评审程序, 同时, 首次设立了中国过程控制学生优秀论文奖, 并制订了明确的论文奖评选条例。通过审稿专家推荐、评审委员会专家二次评审、现场答辩和评委投票, 由中南大学阳春华、任会峰和桂卫华等撰写的5基于泡沫图像特征加权SVM 的矿物浮选工况识别6和东北大学吴志伟、吴永建和柴天佑撰写的5基于SPSA 算法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6论文分别获张仲俊优秀论文奖技术奖; 清华大学杨红英、华科和叶昊等撰写的5基于Hilber t-Huang 变换的输气管道泄漏诊断方法研究6一文获张仲俊优秀论文奖理论奖。

另外, 东北大学李帷韬、周晓杰和柴天佑的5基于Gabo r 滤波器和潜在语义分析的回转窑烧成状态识别研究6一文获学生优秀论文奖; 浙江大学罗莉华、龚李龙和李平等的5考虑驾驶员行驶特性的双模式自适应巡航控制设计6以及李喆、谢磊和苏宏业的5基于滑窗QR 的快速部分SVD 分解的在线子空间辨识6获学生优秀论文奖提名奖。

最后, 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柴天佑院士在大会闭幕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包括本次会议的论文质量、学术氛围、参会人数、代表满意度及会务组织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肯定。江苏教育电视台、5新华日报6、5江苏教育报6及5科技日报6等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及时报道。这是一次成功、富有成果的大会, 这是一次创新、催人奋进的大会, 谱写了我国过程控制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墙报优秀论文奖评选条例


随着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的规模日益增大,墙报(Posetr Presentation)论文成为会议的重要学术交流方式之一。为了使墙报论文更加活跃和丰富,特设立“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墙报优秀论文奖”,并制定本条例。

一、评选范围

    
“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墙报优秀论文奖”的授奖对象为当年已接受并在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上张贴的墙报论文,论文所述研究工作从未正式发表。

二、 评选条件

张贴的论文应设计新颖、规范,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科学、正确,文字规范,知识产权明确;参评论文作者必须到会张贴论文,并在张贴现场与会议代表讨论交流。在此前提下,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参加优秀论文评选:

1、理论上有独特见解或创新,观点被同行认可。
2、准确论述工程技术成果,内容新颖,提出了新概念、新技术或新方法,解决了过程控制领域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推广应用前景。
3、以丰富翔实的材料和独特的见解对过程控制领域发展有指导作用或具有前瞻性的综述文章。

三、 评选办法

1、在会议论文管理系统提交论文初稿同时提交墙报论文优秀奖申请表;
2、在论文审稿时由审稿者建议为墙报优秀论文奖的候选论文;
3、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聘请国内外著名过程控制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评奖委员会根据论文的水平和版面表现形式等综合因素进行评选;
4、授奖名额为每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不超过3篇。

四、 奖励

凡按本条例规定评出的墙报优秀论文奖,给予以下奖励:
1.颁发《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墙报优秀论文奖》证书,并发放奖金。
2.优先推荐到会议联系的学术刊物出版。

五、 附则

1. 对评选出的论文如有异议,可以向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进行反映;2. 本条例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制定和解释。

 随着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规模的日益增大,墙报(Posetr Presentation)论文已成为会议的重要学术交流方式之一。为此,第23届过程控制会议设立了墙报论文张贴组,共设置了3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张贴论文版面100个。

本次会议应张贴论文296篇,实际到会张贴论文124篇,未张贴论文172篇,实际出席率42%,从124篇张贴论文中评选出墙报优秀论文奖2篇。

为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

1. 会议承办方要尽量为墙报(Posetr Presentation)论文张贴场所提供较舒适的环境,方便与会代表之间交流讨论;
2. 中国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和承办方要设法提高墙报(Posetr Presentation)的出席率;
3. 为每篇墙报论文提供合适的张贴空间和交流空间(张贴论文一般为1号纸,张贴空间最好留到0号纸大小);
4.每个上午或下午最多设置2个墙报论文张贴单元,张贴时间以不小于1.5小时合适。

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总结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于2011年8月6~7日在南京双门楼宾馆隆重开幕,来自于全国过程控制领域400余名海内外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得到了各界领导、嘉宾及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得到了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会的高度赞赏。本校首次承办控制领域大规模的全国性会议,从为期一年多的会议筹备到目前会议的胜利闭幕,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加以总结,以方便下一届会议承办方借鉴。

一、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本届会议的筹办工作,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采取了很多措施,一直关注会议筹备工作情况,具体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1、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了顾问小组,分别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

1) 2010年底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 

2010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专业委员会顾问小组研讨会,明确了本届会议组织形式、会议稿件评审、明确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和学生优秀论文评选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会务费收取标准等。

 2) 2011年4月在南京召开第22届会议筹备工作会议

通过本次筹备工作会议,初步确定大会报告人选、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和节能减排与控制技术两个专题报告,分别成立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和学生优秀论文评奖委员会,以及会议录用论文终审等事宜,有力推动会议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两个秘书长协助指导工作

在会议筹备期间,会议专委会两个秘书长浙江大学卢建刚教授和东北大学姜丽华博士对筹备工作给与了非常细致周到的指导和帮助,从会议指导委员会的确定、过控委员专家联系的方式、筹备工作会议的召开、优秀论文评审、特邀专家和专委会专家的接待,以及会议各项议程工作都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十分感谢他们对会议筹备工作的给力帮助,才使得会务组从无从下手直至会议有条不紊的胜利召开。

二、认真组织会议论文的期刊联系、征文、评审和出版工作

本届会议在处理会议论文方面下了大的功夫,获得效果比较好。主要在四个重要环节(期刊、征稿、审稿、刊登)上做出了较好、较细的工作。

1、期刊联系工作

2010年3月份,会务组就启动了联系期刊的工作。广泛利用人脉关系,或者直接联系编辑部,曾先后联系了十几家期刊。遗憾的是自动化学报、仪器仪表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等领域重要期刊没有与我们合作成功。联系方式主要是电话,但也有部分期刊是专程上门面谈的。最后成功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化工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正/增刊、《东南大学学报》增刊、《吉林大学学报》增刊、《控制工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自动化仪表》及《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等12份学术期刊合作成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化工学报》、《控制工程》和《自动化仪表》等期刊愿意与会议长期合作。

2、征稿和组稿工作
为了确保会议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会务组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征文工作。

1) 在会议网站、学校网站以及兄弟网站发布会议会议征文通知,并在中国会议在线两次发布会议征文通知;

 2) 通过会议邮箱逐一向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程序委员、前两届过程控制会议参会人员、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授等相关领域人员,发布了三轮会议征文通知;

3) 通过电话向与我们比较熟悉且经常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专家进行约稿,确保会议稿件的高质量。

3、审稿和推荐工作
论文评审分为校内专家初审和校外专家外审两个阶段,每篇稿件分别由4名专家审稿。

 1) 截止会议论文征稿截止时间3月15日共收到有效投稿的科技学术论文567篇。并对征集的会议稿件分别按照四大类(Pa 控制理论与应用、Pb模式识别与系统工程、Pc检测技术和Pd 工业实用技术等)逐一进行审稿编号;并将稿件按照编号进行整理排序汇总统计处理。

 2) 校内专家初审程序与安排:校内专家由我校该领域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以集体集中审稿形式,分别按照四大类分组,分两批次完成审稿。每篇稿件有两名校内专家初审后,确定539篇质量符合会议征文要求送外审。

 3) 校外专家初审程序与安排:特邀过程控制专业委员和会议程序委员评审会议稿件,每位专家评审15篇稿件,每篇稿件由2名专家评审。采取网络评审,以邮件形式组织,由8名老师负责给每位专家通过邮件发送相关稿件和评审表,分两批次完成审稿,校外审稿专家84人。

 4) 会议论文评审意见汇总工作:校外专家评审资料和反馈意见回收分别由8位老师通过电话和邮件负责联系,并将会议论文审稿意见汇总统计在统一的EXECL表格。

 5) 召开会议论文终审会:4月份召开了会议论文终审会,由柴天佑、席裕庚、李平、邵惠鹤等15名专家出席会议,根据稿件评审统计情况,评审汇总539篇稿件审稿信息,确认双录用稿件被会议录用,并按照审稿评审意见推荐到相应期刊;
征文工作重点和难点是论文送审分类,需要了解每位专家的研究领域,以便送审专家熟悉论文,评审专家联系方式获取,评审意见表制作、论文评审意见及时返回和催审工作等;

4、会议稿件的出版工作
由于所有推荐稿件杂志社都需复审,因此会务组按照不同期刊要求全力保障会议论文尽可能高质量出版。

1) 一级学报EI正刊期刊需杂志社审核和送外审,会务组把高质量稿件按照评审专家推荐意见尽可能早得推荐到一级学报EI正刊上,未通过杂志社审核的稿件也进一步再推荐到其他核心期刊或增刊上;

2) 会务组按照核心期刊复审要求推荐稿件,为了保证稿件录用数量,基本推荐稿件都需增加20%余量,未通过杂志社复审的稿件需要二次推荐期刊,其中有很多文章采用分层次分步骤多次递送不同期刊的方法,使得网评通过的文章一篇也没有落空(除非作者撤稿)。正式录用论文350篇,发表论文282篇(作者撤稿);其中EI正刊刊源录用115篇,发表113篇。核心期刊录用115篇,发表85篇。 EI增刊录用120篇,发表78篇;

3) 不同期出版版面要求、出版形式和版面费收取标准差别很大等原因,在稿件出版工作中是非常难统一的,工作量也很大。

教训之一:录用增刊问题导致撤稿问题严重

本届论文联系的出版期刊有12个,有些偏多,尤其是其中有三个增刊,虽然都是EI检索期刊,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受欢迎,造成部分作者不满意,撤稿较多,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难度。建议以后慎重选用增刊。

教训之二:各期刊版面费收取标准不一致导致收费繁琐与混乱

本次会议按照版面费和注册费分开收取,版面费收取标准按照期刊杂志社对版面费收取标准执行,由于每个杂志社版面费收取标准差别很大,造成财务版面费收取和领取发票很繁琐,账目核对也很困难。下一届也可以统一折中将版面费和注册费统一收取,同时也避免部分作者不交注册费的情况;

教训之三:开发功能较全面的会议投稿系统和审稿系统

本次会议投稿系统是首次开发研制,首届使用。由于设计时功能考虑不够周全,有许多组稿、审稿和汇总分类工作都是人工完成,工作量很大,下一届可以加强会议投稿和审稿功能,关键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周全,如果是网站公司制作,网站后续修改完善与公司联系实施比较困难。

三、大会报告、专题报告的筹备工作

1. 大会特邀报告
本届会议在2011年初开始筹备大会报告人选,并广泛听取过控专家意见,先后联系多位国内外过控领域相关知名院士和专家为本次大会作了精彩的5场特邀大会报告。本次大会就 “十二五”工业与科技发展中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了研讨,主要包括生产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电力系统安全与防御、低碳经济与绿色制造、控制系统安全与对策、系统多源干扰抵抗控制方法等5个议题,特邀了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薛禹胜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欧阳平凯院士、浙江大学褚健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作了精彩大会报告。大会报告与工业生产制造、电力系统以及低碳经济制造等实际工业应用相结合,分别介绍了全流程一体化控制新方法、工业系统的安全与防御方法以及绿色生物制造与控制方法等,从工程、技术、理论和学科前沿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过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将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2、东北大学王宏老师和浙江大学王慧等老师对专题报告特殊贡献东北大学王宏老师协助会务组负责主持节能减排与控制技术专题报告。负责特邀三菱公司、扬子石化公司、宝钢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企业与高校的6位杰出专家和学者进行主题发言,共同探讨了节能减排和过程控制技术科学的发展与前沿,为与会代表提供一个与知名学者互动和交流的平台。王宏老师还积极帮助会务组联系和落实大会报告等事宜。

浙江大学王慧和张光新老师协助会务组负责首次开展了“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题研讨会,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题研讨会围绕自动化领域的高校本科生培养问题,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造力与领导能力的培养,强调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邀请了5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北大学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的自动化领域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条件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会务组由衷地感谢王宏老师、王慧老师、张光新老师和特邀专家为专题会议成功举办所付出辛勤劳动和给与大力支持!

四、优秀论文奖评选工作

在过程控制专业委会顾问小组的精心指导和协助下,本届会议修订了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的评审程序,同时,首次设立了中国过程控制学生优秀论文奖,并制订了明确的论文奖评选条例。

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评选和学生优秀论文奖评选分别由李少远教授和王宏教授负责。通过作者报名、审稿专家推荐、评审委员会专家二次评审、现场答辩和评委投票产生,由中南大学阳春华、任会峰和桂卫华等撰写的《基于泡沫图像特征加权SVM的矿物浮选工况识别》和东北大学吴志伟、吴永建和柴天佑撰写的《基于SPSA算法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论文分别获张仲俊优秀论文奖技术奖;清华大学杨红英、华科和叶昊等撰写的《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输气管道泄漏诊断方法研究》一文获张仲俊优秀论文奖理论奖。东北大学李帷韬、周晓杰和柴天佑的《基于Gabor滤波器和潜在语义分析的回转窑烧成状态识别研究》一文获中国过程控制学生优秀论文奖;浙江大学罗莉华、龚李龙和李平等的《考虑驾驶员行驶特性的双模式自适应巡航控制设计》以及李喆、谢磊和苏宏业的《基于滑窗QR的快速部分 SVD分解的在线子空间辨识》获学生优秀论文奖提名奖。

五、会务筹备工作

第22届全国过程控制年会于2011年8月6-7日在南京举行,南进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以热情、隆重、周到为原则迎接参会嘉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会务筹备工作由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旭教授亲自负责指导,邀请江苏省科技厅领导、教育厅领导出席开幕式,我校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和副校长张进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和与会嘉宾进行学术交流。学院全体领导班子作为会务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制,学院教授和骨干教师为会务分组负责人,全院教师和30名研究生共同将会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会务筹备工作分组:专家组、接待组、交通联络组、会务与会场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文印组。

会务组分别以邮件方式与过程专委会专家和特邀专家保持联系,及时将会议注册表、会议住宿与旅游预订等发到专家邮箱,并以短信或电话方式确认专家与会与住宿预订情况。会务组细心、周到和热情地对每位会议专家的服务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六、南京工业大学学校的大力支持

学校校长、党委书记、3位副校长以及多位处长(科技处、教务处、研究生部等)参加了本届大会的活动。其中乔旭副校长直接负责协调调用全校资源尽全力确保本届会议成功承办。尤其是欧阳校长做出的精彩大会报告,引起广泛好评,得到广大与会者的高度肯定。

七、感恩之心

在此总结中,我们最想表达的是:对关心、支持、参加本届大会的所有老师、专家、同学深深的感激之情。在长长的会议筹备期间,我们得到了很多老师和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在如此酷暑炎夏,在南京召开会议,能有400多人出席,而且携家人同来的特别少,参加旅游的特别少,能够从一定侧面反映出参会者对本届会议的支持。尤其是对专委会专家为本届会议论文评审、出版和会议成功承办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给与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组委会

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获奖论文

★ 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技术奖获奖论文

题目:基于SPSA算法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系统 

作者:吴志伟  吴永建 柴天佑(东北大学)

摘要:针对电熔镁炉熔炼过程中电极电流的调节主要依靠人工手动控制,控制效果差、产品质量不稳定、能量浪费严重的生产现状,提出了一种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策略. 该智能控制策略根据熔炼过程中不同的熔炼工况分别设计了基于SPSA算法和神经网络的正常工况控制器以及基于规则推理技术的特殊工况控制器. 将所设计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业现场,实现了对电极电流的自动控制,保证了产品产量,降低了产品能耗. 应用效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

题目:基于泡沫图像特征加权SVM的矿物浮选工况识别

作者:阳春华 任会峰 桂卫华 谢永芳  (中南大学)

摘要:针对矿物浮选泡沫视觉特征的多样性和重要度差异以及浮选工况样本数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在线泡沫视觉表观特征加权 SVM 的矿物浮选工况自动识别方法。通过颜色空间变换实现泡沫颜色的鲁棒计算,采用多角度融合的空间灰度共生矩阵提取泡沫纹理特征,并引入信息熵的概念,以视觉特征的信息增益评价该特征对分类器的贡献,再利用不同工况的样本数加权策略实现了一对一加权支持向量机的矿物浮选工况识别。工业运行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浮选工况的整体识别率。

★ 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理论获奖论文

题目: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输气管道泄漏诊断方法研究

作者:杨红英  华科  叶昊  王桂增  (清华大学)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Hilbert边际谱的能量变化来研究远距离传播后管道泄漏声信号的频带特征,然后通过实时监测特征频带内信号的Hilbert谱与正常信号相比是否发生明显变化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泄漏声波,最后根据管道两端检测到泄漏声波的时间差进行定位。基于实际管道历史数据的在线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 中国过程控制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

题目:基于Gabor滤波器和潜在语义分析的回转窑烧成状态识别研究

作者:李帷韬  周晓杰  柴天佑  (东北大学)

摘要:烧成带状态的准确识别是回转窑烧结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我们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火焰图像的烧成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得到的压缩 Gabor 滤波器组作为预处理阶段,增强具有不同纹理特性的物料区域和火焰区域的可分性。然后,对预处理后的火焰图像采用基于 “视觉单词包” 结合潜在语义分析的方法提取火焰图像的特征向量,最终经由模式分类器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了我们方法的有效性。

★ 中国过程控制学生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奖论文

题目:考虑驾驶员行驶特性的双模式自适应巡航控制设计

作者:罗莉华  龚李龙  李平  王慧  (浙江大学)

摘要:作为一种先进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行驶行为应尽可能的模拟人的日常行驶习惯,从而提高驾驶员对 ACC 系统的满意程度和接受度。本文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行驶特性,在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双模式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当远离前车时,ACC 系统采取快速接近模式,在满足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以尽量短的时间减小两车间距;一旦车间距调整至期望值附近时,ACC系统切换到平稳跟车模式,使车辆安全、平稳、舒适地对前车进行跟车。为使两种模式切换时能平滑过渡,本文根据驾驶员的行驶习惯制定了一套模糊规则作为切换机制。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证实了该双模式 ACC 控制策略在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行驶效率,表现出来的行驶行为更加符合人的日常行驶习惯,因而更易于被驾驶员接受。

题目:基于滑窗QR 快速部分 SVD分解的在线子空间辨识

作者: 李喆  谢磊   苏宏业  (浙江大学)

摘要:子空间辨识方法是确定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有效方法,算法在线实施的关键在于QR分解和SVD分解更新算法的效率。将Updating和Downdating操作有效结合的滑窗分解QR,能够减少QR分解中不必要的重复步骤,提高数据压缩的计算效率。基于Weinstein-Aronszajn行列式、Interleaf 定理和Spectrum-Slicing定理的快速部分SVD分解,能够根据已知的奇异值、奇异向量及更新信息,快速准确地确定新的奇异值和奇异向量,避免在线辨识时SVD分解的重新计算,且计算复杂度比基本SVD分解低一阶。将滑窗QR分解和快速部分SVD分解用于在线PO-MOESP子空间辨识算法的自适应更新,仿真研究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