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程控制四十年回顾(讲话稿)


今天我们过程控制界老中青那么多人欢聚一堂,庆祝中国过程控制第二十届大会,也是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过程控制走过的光辉历程,正是欢欣鼓舞、心潮蓬勃。我们过程控制经历了这几十年的辉煌奋斗历程,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高校院系调整后,过程控制专业只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少数几家,现在已发展为100多个学校。当时五、六十年代过程控制界的元老和前辈有浙江大学的周春晖和王骥程、华东化工学院的蒋慰孙、清华大学的方崇智、天津大学的刘豹和韩建勋、北京化工学院的沈承林、东北大学的郎世俊、大连工学院的王众托、华南理工大学的叶乐年、西安交通大学×××和万百五以及北京石油学院的郑永基和袁璞,抚顺石油学院庄兴稼等教授,企业界有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吴钦炜、上海炼油厂许永令、北京化工设计院万学达、陆德民、化工自控中心站蒋怀笑、化工出版社郭长生、谢丰毅等教授级高工。他们对我国过程控制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现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向他们表示致敬。

1、丛书与教材

上世纪五十年代,天津大学的刘豹编著了“”和大连工学院的王众托翻译出版了“”,这是我国控制界早期颇有影响的二本著作。

早在1972年前后,正当“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行将结束,但“知识无用论”、“臭老九”等思想枷锁还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整个天空大地,科技人员无法从事科技工作,科技书籍极其匮乏。周春晖教授和蒋慰孙教授率先率领高校和企业界过程控制的十位开拓者,冲破乌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走遍全国有关过程控制的工矿企业,进行宣传和调查考察。从上海出发,经四川长寿化工厂,卢天化,兰州302,303,304厂,北京有机化工厂,上海炼油厂,杭州等。从1972年5.26-12月,历时半年编写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本“化工自动化”科技著作,从上海出发,经四川长寿化工厂,卢天化,兰州302,303,304厂,北京有机化工厂,上海炼油厂,杭州等。从1972年5.26-12月,历时半年编写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本“化工自动化”科技著作,并于1973年11月由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它也为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工作树立了榜样。随后,蒋慰孙教授率领华东化工学院同志进行全国调查,编写出版了 “化工生产自动化”;方崇智教授率领清华大学同志编写出版了 “系统辨识”等书。

1975年由“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组织有关高校、科研设计单位和工厂,编写一套由周春晖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的《化工自动化丛书》,共21册,由 “化工出版社”出版。1975.8在浙江西天目召开第一次会议,以后1977.7在福建厦门、1978.10在浙江莫干山、1980.10在昆明、1981.8在杭州浙大、1982.10在湖南长沙,历时15年。它是在普及的基础上侧重提高的一套读物,包括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各类新型调节系统,为当时普及和推广现代控制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0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分别委托周春晖教授和王骥程教授等组织编写了《化工过程控制原理》、《化工过程控制工程》、《化工测量仪表》、《电动调节仪表》、《气动仪表》、《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等,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套高校过程控制专业教材,并于1981年出版,为以后重新恢复招生,奠定了基础。

80年代由化工部自控设计技术中心站和化工出版社共同组织并由陆德民先生主编《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手册》,至今已出三版。

1986年由浙江大学、化工部自控设计技术中心站和化工出版社共同组织并由周春晖先生主编《过程控制工程手册》,历时7年于1993年由化工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世纪初,过程控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在《化工自动化丛书》的基础上,作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 重新组织出版一套由孙优贤院士担任编委会主任的一套《过程控制技术》,共分方法、应用和仪表与系统三篇,已于2005年出版。

2、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1976年粉碎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百废待兴,过程控制也进入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高校重新恢复招生,科技人员纷纷出国深造。八十年代出国的精英纷纷归国效力,学术交流成为热潮。大约在1986年,孙优贤从德国洪堡奖学金留学回国不久,在浙大的一次会议后,由浙大的孙优贤、钱积新、王树青和华化的邵惠鹤、俞金寿、杜仰光等人,商定在我国过程控制界发起成立组织常设性学术交流机构,来推动过程控制学术交流,定期相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不断壮大过程控制队伍。后与清华大学的金以慧、华南理工大学的朱学锋、北京化工学院的潘立登、上海交通大学席裕庚、化工部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的宋之熊、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的贾永乐,上海炼油厂的许永令等串联,得到大力支持。

并于1987年由浙大在宁波溪口主办了第一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当时正遇强台风,会议临时由浙江舟山迁往宁波溪口。合肥工大的杨善林校长,当时是研究生的身份,一起由舟山赶到宁波溪口。随后,由几家发起单位负责主办,1988年华东理工大学在浙江富阳主办第二届、1989年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在北京清华大学主办第三届、1990年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主办第四届。周春晖教授、蒋慰孙教授和方崇智教授都热忱支持,特别是周春晖教授每次都出席会议并讲话,语重心长鼓励年青人迅速成长。

上海交大张钟俊院士一贯主张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他高度评价过程控制学术年会的作用,并亲自热忱支持。不但促成1993年上海交大在苏州主办第六届,而且张钟俊院士几孚每次参加以后的会议。为了促进青年学者的成长,由许晓鸣教授出资三十万元成立了“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在每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期间评定一次。在1994年青岛化工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会议上,第一次评选了“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第一次的一等奖由清华大学的叶昊同学获得。当时他的论文是介绍小波理论的应用,是在过程控制领域较早提出小波应用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吕勇哉、柴天佑、席裕庚、许晓鸣、吴惕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过程控制的有志青年,纷纷学成回国效力;高校的大发展,带来了过程控制专业的大发展,大大壮大了我们的队伍。今天已经是第二十届了。参加会议的人数已由最少的一次(1992年在重庆主办的第五届)70人增加到最近超过250人。投稿的论文数也达到500多篇。我们成为在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学术活动最活跃、最持久,也是最团结的学会之一。

但是,经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因为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是自发组织的,开始只能以“报告会”的形式举行,我们坚持学术交流为主要目标,决不以赚钱为目的,坚持不懈,团结一致,终于在199×年通过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委会几次讨论,终于获得的批准,成立了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但是,直到今年6月12日才获得民政部门的正式批准。大家想想,我们一代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奋斗,才获得今天的成绩。

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他们出版的《控制工程》杂志已成为核心期刊;我们十几年前就努力争取创办的《过程控制学报》至今仍在争取有关部门的批准。同志们我们还须加倍努力啊!

3、组织申请国家重大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及863项目

1994-1995年孙优贤组织了浙大、清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和华南理工等学校,召开了北戴河会议,张钟俊院士、周春晖、方崇智和蒋慰孙等老一辈著名教授也都参加了会议。会议起草向国家发改委建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996-2000年)中有关过程控制项目的指南,并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总经费达八千多万。后来由于国家体制改革,科技攻关项目归属科技部,而使后期项目无法执行。

以后,孙优贤又组织了杭州刘庄会议、杭州国宾馆会议、浙江横店会议、沈阳东大会议、上海虹桥西郊宾馆会议等由有关高校和企业参加的多次“过程控制高峰会议”,向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提出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科技研究项目(863)中有关过程控制项目的指南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业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的立项指南,并获得批准立项,总经费达几个亿。

2004年8月27日-9月2日,由孙优贤院士担任组长,为中国工程院电子信息学部与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处组织“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后评估(对北京和利时、北京冶金自动化院、陕西银河电力、南京南瑞自动化、浙大中控等产业化专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总结报告送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处,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好评。

国家高科技研究(863)项目开始立项时,在自动化方面都是以制造业的离散自动化一统天下,过程控制沾不上边。经过近十年的共同努力,在第一期863项目的后期,我们的柴天佑和李平等进入了863的专家组,过程控制有了一席之地。2003年柴天佑院士又在北京多次召开有关高校和企业著名教授参加的北京会议,历时半年,讨论了向科技部建议第二期863项目中有关过程控制项目的指南,最早提出过程控制的三层结构(BPS/MES/PCS)的思想,给出了三层结构框架和内容,成为第二期863的项目之一。柴天佑院士、褚健和桂卫华等也进入了第二期863项目的专家组,使过程控制项目成为863项目中的重要内容。

2004年吴澄院士、柴天佑院士和钱积新等一批教授在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973)中也获得立项,经费达三千多万元。

总之,在孙优贤院士和柴天佑院士的领导和组织下,使过程控制项目在上述的各项国家重大项目中都沾有一定的份额,这将大大促进了我国过程控制事业的蓬勃发展。

4、申请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198×年浙江大学在吕勇哉和孙优贤的率领下,率先批准成立“工业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五星级单位。随后,东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先后批准成立“冶金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过程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工作也成绩突出,北京和利时、浙大中控、东大自动化、浙大中自等都已成为国内名牌企业,有的产值已超过十个亿以上,为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总之,几十年来过程控制事业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已有博士点一级学科授与单位5个、博士点授与单位 个,重点学科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 个;同时人才辈出,培养出孙优贤、柴天佑和王天然等院士,吕勇哉和孙优贤先后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吕勇哉还出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的主席,主持了自控联世界大会。可见我们过程控制在我国自动化中的地位。另外,培养了长江学者 名,国家杰出青年 名。已形成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勇于创新、朝气蓬勃的队伍。同志们,更美好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努力吧。

为了表彰几十年来在发展我国过程控制事业中孜孜不倦地工作,奉献毕生,作出贡献的老中青三代人,我们通过评选,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表彰《中国过程控制终身成就奖》2名;《中国过程控制成就奖》10名;《中国过程控制贡献奖》50名。现在宣布表彰名单。

附录目录:

1、 化工自动化调查组人员及路线:
2、 《化工过程控制原理》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编委会成员
3、 化工自动化丛书的历次会议
4、 《化工自动化丛书》编委会成员
5、 《化工自动化丛书》目录与作者
6、 《过程控制技术》编委会成员
7、 《过程控制技术》目录与作者
8、 历届中国过程控制年会表
9、 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历届获奖名单
10、 几次高峰会议参加人员名单
11、 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后评估专家组成员:
12、 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863)项目名称
13、 承担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名称
14、 承担国家发改委工业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名称
15、 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863)项目名称
16、 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973)名称
17、 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863)项目名称
18、 承担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称
19、 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20、 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名单
21、 中国过控奖获奖人名单(2009年6月12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