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前沿学科研讨会召开(后附组织机构名单)

2024年10月19日上午,第六届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前沿学科研讨会在北京科技会堂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标志着过程控制领域的新一轮发展序幕的拉开,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的关注。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王成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卫华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王坛,第六届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全体候选负责人及候选委员参加会议。

图1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第五届过程控制专委会桂卫华院士进行了详细的工作汇报,全面总结了上一届专委会在学术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希望新一届专委会换届后积极开展工作,凝心聚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过程控制领域研究和应用作出积极贡献。随后,张楠秘书长宣读了中国自动化学会对第六届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批文,标志着第六届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

在专委会委员选举环节,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阳春华教授担任主持人,经过公正、透明的选举程序,成功选出了新一届的专委会委员。紧接着,会议进行了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和秘书长的选举,并逐一宣布了选举结果。上海交通大学李少远教授当选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程鹏、中控科技集团褚健、东北大学丁进良、香港科技大学高福荣、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顾佳晨、清华大学何潇、华东理工大学卢静宜、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王卓、北京化工大学徐圆、中南大学阳春华和大连理工大学赵珺当选副主任委员。江南大学栾小丽当选秘书长。新当选的委员们表示,将不负众望,继续推动过程控制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图2 中国控制会议筹备情况汇报和讨论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王成红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对第五届专委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第六届专委会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随后,新当选的主任委员李少远教授发表讲话,他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并表示将带领团队,继续深化专委会的各项工作,为过程控制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特邀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于海斌院士首先分享了题为《计算-通信-控制科学融合的一点思考》,报告详细介绍了当前过程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 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加大拿女王大学Martin Guay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段广仁(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珺教授围绕工业互联网、自主导航、数据驱动控制、全驱系统方法、工业能源系统等相关领域作大回报告,从工程、技术、理论和学科前沿等多个角度探讨过程控制领域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在工作讨论环节,海南大学代表对第35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24)进行了总结,分享了会议的成功经验并对下一届会议表达了美好的期许。四川轻化工大学代表熊兴中对第3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25)筹备情况进行了汇报和讨论。会议同时也确定了第44届中国控制会议(CCC 2025)在2025年7月28日~30日于宜宾市-宜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承办单位承诺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学校师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会议内容、组织形式、文化活动等方面展示学校和地区特色,为推动控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提供土壤。

随着会议的圆满落幕,第六届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新一届专委会将在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发展”的宗旨,为推动过程控制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进步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中国控制会议(CCC)和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上,看到更多来自过程控制领域的精彩成果和前沿技术。

第35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在海南隆重召开

2024年7月25-27日,第35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在三亚市三亚湾红树林度假酒店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海南大学承办,《控制工程》编辑部协办;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具体负责会议的筹备及组织工作。

图1:大会合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桂卫华、于海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段广仁、郭雷;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加拿大女王大学Martin Guay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近500名专家学者共聚海南,分享成果,交流经验,探讨热点,并在专题论坛中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献计献策。

图2:第35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7月26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卫华,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邱锡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孙优贤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表达了对参会专家学者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由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教授主持。同时,在开幕式上,由中化信息蓝星智云首席科学家、华东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冯恩波教授发布了中国过程控制大模型(CPC- SM)。

图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卫华致辞

图4: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邱锡光致辞

图5:中国过程控制大模型CPC- SM首发仪式

图6: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孙优贤致辞

图7: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主持开幕式

本届会议征文主题涵盖了多方领域,紧扣热点方向,关注包括工业过程管理与决策系统、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系统、工业过程与自动化系统、批次过程的建模与控制、安全监控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工业互联网系统、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海上风电系统的过程控制、热工过程智能控制等重要技术领域。本届会议共收录论文325篇,并继续设立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学生优秀论文奖和张贴优秀论文奖,共有76篇论文作者提出了奖项申请。会议设5个大会特邀报告、6个主旨报告、2个专题论坛、22个分组口头报告及2组张贴论文。

会议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海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Martin Guay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段广仁(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珺教授围绕工业互联网、自主导航、数据驱动控制、全驱系统方法、工业能源系统等相关领域作大会报告。会议还邀请蒋朝辉(中南大学)、莫一林(清华大学)、李元龙(上海交通大学)、高伟男(东北大学)、孔王东(大连理工大学)、卢静宜(华东理工大学)围绕工业物料颗粒度感知与分析、信息物理系统、饱和约束控制系统、基于学习的输出调节方法、多智能体系统、数据驱动的间歇过程等领域作主旨报告。

图8:于海斌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做大会报告

图9:郭雷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大会报告

图10:Martin Guay教授(加拿大女王大学)做大会报告

图12:段广仁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做大会报告

图13:赵珺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做大会报告

在分会场,来自各高校的师生代表宣读会议投稿论文,并就论文中的新想法、新观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研讨。与分会场宣读论文同时进行的还有论文张贴宣讲,各论文作者充分、热情的展现出自己在科研学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概念、新成果。本次会议给与会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术交流平台,开阔了科研视野,激励了科研创新,增进了学术友谊!

本次会议还设立了两个专题研讨,“教育论坛”以“大模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教育、科研与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为主题,邀请冯恩波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奎晓燕教授(中南大学)、张雁翔总监(百度、化工行业大模型首席架构师),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内容进行专题研讨,重点讨论大模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教育、科研与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图14:冯恩波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做教育论坛专题报告

图15:奎晓燕教授(中南大学)做教育论坛专题报告

图16:张雁翔总监(百度、化工行业大模型首席架构师)做教育论坛专题报告

“工业论坛”以“大型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优化”为主题,邀请张振平主任工程师(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刘亭亭经理(浙江省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张勇总经理(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主要围绕核电厂数字化、大型炼化、智能航运等前沿热点进行专题研讨。

图17:张振平主任工程师(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做工业论坛专题报告

图18:刘亭亭经理(浙江省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做工业论坛专题报告

图19:张勇总经理(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做工业论坛专题报告

7月27日下午的闭幕式由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主持,由中南大学阳春华教授代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桂卫华教授作会议总结,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教授公布论文奖评审结果。闭幕式上举行了中国过程控制会议阳光杯交接仪式,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教授与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教授共同将中国过程控制会议“阳光杯”传递给下届会议承办方代表——四川轻化工大学熊兴中教授。熊兴中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第36届CPCC会议筹备情况。闭幕式最后,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教授宣布第35节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圆满闭幕。本次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由海南大学承办,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教授、副院长李创教授,教师方海旋、李友军、胡文锋、刘虹、钱呈深度参与会议筹备及组织工作。

图20: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创教授主持闭幕式

图21:阳春华教授(中南大学)作会议总结

图22:李少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宣布论文评奖结果

图23:阳光杯交接仪式

会议其他照片